【極憲評論】台灣認同的誕生與未來?

作者/陳茻(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蕭宇辰(台灣吧,小火車)

憲法第2條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憲法想當然爾的可以保護身處在台灣的每一個人。再從,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05年2月27日在美國公開演講,以「他們自己的憲法」形容台灣的憲法,即可發現這部台灣這部憲法的存在,可說時同時構成了「我們」和「他們」最明顯的區別。

「我們」透過這部憲法,保障自身的權利對抗國家的侵害;「我們」透過這部憲法,投票選出自己的總統,做國家的主人。但這個「我們」到底能有多大,跳脫憲法,牽涉到對於「民族」範圍大小的認知,以及到底如何界定「誰是台灣人」?
《極憲焦點》和《讀冊讀三小》節目合作,針對「台灣認同」的誕生與未來進行論述,製作了2部影片。以下即整理影片的論述,與各位一起思考誰是台灣人?

一、台灣意識的核心在於「認同感」

我們要和各位談的這個正題呢和我們二二八紀念日,基本上沒什麼關係,但是,沒關係,我們秉持著這個凡事之間都有千絲萬縷若隱若現的這個關係的這個精神,我們今天要來跟各位談談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台灣人到底是三小?
其實呢,這個問題,嚴肅一點來談,那就是認同感的問題,好,不管你是民族認同、國族認同、國家認同、或者是族群認同,或者其他各種不同的認同,只要你談到「台灣人」是什麼?你就非得談到「認同」這個問題。

只要你談到「台灣人」是什麼?你就非得談到「認同」這個問題

只要你談到「台灣人」是什麼?你就非得談到「認同」這個問題

二、台灣存在「多元」認同而非「單一」認同

好,拿近拿之前最常提到的這個台灣文化來說好了,那我們就今天的狀況來看,台灣文化其實是非常複雜,我們的組成,其實有中國,有日本、有西方、有美國,有原住民族的、還有客家、閩南,或者是我們今天可以一些的新住民,或者是你在路上常常看到的文創商品跟公仔。

那因為我們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國家,我們容許各種不同的文化在我們土地上落地生根、蹦蹦跳跳,多元發展的局面。

有時候我們好像已經找到了一個共同點來說明什麼是台灣文化,但是,仔細一想,這個問題好像又沒有這麼簡單。

「語言」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就拿我們之前常常提到的這個語言問題來說好了。如果語言相同,你就一定是同一個族群嗎?如果你的語言不相同,就一定不是同一個族群嗎?比如說這個威廉一世好了。

威廉一世是這個歷史上著名的英國國王。但是,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他可能不能算是英國人,為什麼呢?因為他根本不會講英語。
威廉一世就位後,他英文也一直都學不好。這就說明了一件事情,你是英國人,你不會講英文,那你還算不算是英國人呢?

所以,我們就知道,語言其實不能完全解決我們剛剛提到這個複雜的問題,更何況,就今天的角度來看,台灣目前通行的語言是非常的多元的,好,我們粗淺的來分就可以分成所謂的閩南語、客家話,甚至原住民族各族的南島語言,以及我們通行的國語,也就是北京官話。

為什麼北京官話有資格做為我們的國語呢?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當年,國民政府建立的時候,發現地方的方言實在太多了,最後決定「投票表決」出一個語言來作我們的國語。於是呢,西南官話、吳語、粵語票數都比不過我們北京話,甚至這個粵語以一票之差飲恨。所以最後我們就決定用北京話作為我們的國語,好,關於上面這個傳說,我簡單下一個註腳:無稽之談

北京官話之所以能夠作為我們的國語,其實沿用明清以來的語言習慣,並不是投票表決就能夠決定的,不過呢,至少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說,一個政府能夠透過他的公權力,來決定什麼語言要作為它的「國語」。

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之後,就源自於北京的北京話帶到台灣,再受到了閩南、以及客家各地方言的影響,形成了屬於台灣獨特的台灣國語。好的,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這個國語,比起我們之前講的方言,比如閩南語、客家話、或者是原住民語,國語相對而言都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語言,和台灣的關係其實並沒有那麼深,所以,也就是說,說台灣國語的人不一定是台灣人。

我想說的是,有很多概念都是我們後人加上去的,而不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子。台灣人做為一個整體的概念正是如此,我們可以看看當年的漳泉之間、閩客之間,甚至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這就說明了:台灣人做為一個整體的這個概念,其實是慢慢形成,而不是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的。

「語言」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語言」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土地」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讓我們來看看當年清朝來台的客家移民寫的這個《渡台悲歌》好了:「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

可見當時這個移民,對台灣這塊土地還是有一種恐懼感,我們可以瞭解到,一個族群要對一個土地產生情感上認同,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不過呢,至少我們從中發現到一個關鍵點,土地!對,沒錯土地,「土地」能不能解決我們剛剛的這個問題呢?讓我們來看看,「台灣」人、台灣嘛,理所當然住在台灣的就是台灣人,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個說法: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沒錯,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理所當然他是一個台灣人了,當然,也有一些在臺灣土生土長,但覺得自己在不是台灣人的人。

好,可是問題又來了,那不土生卻土長的這個人呢,他算不算是台灣人呢?比如說我們這個來台灣的這個老兵,或者是我們現在的新住民,以及我們歸化的外國朋友,他們算不算是台灣人呢?再來,如果是土生不土長的人呢?這個算不算台灣人呢?有一些人在台灣出生,卻到了國外去念書,在國外居住、移民,這個所謂的華僑同胞。或者是最後一個情況,不土生不土長,那他要不要算是一個台灣人呢?比如說,林書豪。

林書豪被當作台灣之光,因為他父母是台灣人,所以,排列組合之下呢,我們就出現土生土長、不土生土長、土生不土長、不土生不土長,唉,真是快吃螺絲了。好,那更何況,我們剛剛這個問題其實只針對土地來談,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說:

「土地」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土地」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金門呢?馬祖呢?甚至是這個小琉球、綠島、蘭嶼這些人,難道他們就不算台灣人嗎?所以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情,土地也不能夠拿來區分台灣人與否的一個絕對標準,所以,問題還是在這邊:到底台灣人是三小?

「血統」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除此之外,剛剛提到這個「不土生不土長」這個人,或仍然應該可以大概被希望被視為是台灣人的這個人,他又是建立在一個什麼樣的關係上面呢?好,沒錯,那就是所謂的血緣關係啦。你的爸爸媽媽是台灣人,所以不管你從哪裡冒出來,你都理所當然要是一個台灣人,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有研究者指出,台灣的閩南人和客家人,和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比如說這個閩越族或貴州的布依族,以及這個東南亞的新加坡華人、泰國華人、泰國人或越南人,在白血球抗原類型A33-B58-DRBI*03(秀圖),這個東西上面是非常相近的,基因組成的也距離非常的近,就這一點呢我們合理的推斷,台灣的閩南、客家人,和中國北方的漢人,在血統上面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他血統上的關係可能比較接近東南亞南方民族。

那就有意思了,剛剛提到這個父母具備的台灣血統,你就可以或可被接受成為所謂的「台灣人」,但是,到底什麼是「台灣血統」呢?

而且,我們剛剛提到的只是閩南人跟客家人的情形,就歷史角度來看,閩南人和客家人也不是原本就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難道大家都非得要有原住民的血統,才能夠算是是所謂的台灣血統嘛?

而且,血統這東西是很複雜的,我們一路往上追,拿我們祖先的血統追追追,就會回到這個東非,那我們都成了所謂的東非猿人,好啦,也是很酷拉,至少我們在這個點上面找到人類和平和諧共存共榮的一個方法,我們都是東非人。

好啦,說了這麼多,台灣人到底三小呢?我們還是給不出一個特定的答案,不過呢,至少,我們可以針對一些有問題的,比較草率的界定提出我們的質疑。

「血統」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血統」無法作為歸類誰是台灣人的標準

三、台灣人其實是一個由眾多不同人組成的「想像的共同體」

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臺灣人的概念就好像吃喝拉撒一樣簡單,但並不是真的是這樣子。其實要當台灣人這樣子的一個條件,其實是很難說的,不論是語言阿、出生地,其實都有非常非常多的問題。

舉例而言:我可以說台灣人是指生活在台灣這個島嶼的人嗎?那這樣的話出生在金門、馬祖阿,澎湖這些島嶼的人要怎麼辦?我可以說台灣人就是語言跟文化跟我一樣的人嗎?那到底什麼樣的語言、什麼樣的文化?是指說講「國語」,然後要有元宵節這些節慶,才叫台灣人嗎?那如果說我講阿美族語,然後我過矮靈祭,那怎麼辦?那我是臺灣人嗎?

所以這些問題非常非常的複雜,很多學者也試著要去分析。所謂台灣認同這樣子的問題。但當我們使用數據去分析歸類的時候,其實很容易陷入刻板的這些族群分裂想像裡面,其實我們可以簡單一點,當我們說我們自己是臺灣人的時候,其實就是把自己放入一個比較大的一個台灣人的想像裡面,我知道有其他的臺灣人,而我跟他們一樣,可是問題就來了,這個一樣是真的一樣,還是你想像出來的一樣呢?,那這邊就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從小大家都有聽過的概念,也就是:「想像的共同體」(OS:最好是有聽過!)。

已故的康乃爾大學教授班乃迪克.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提出了「想像的共同體」這樣的概念來解釋「民族」。他認為說所謂的民族,有如下的定義,就是:他是想像出來的、本質上有限的,然後是一個有主權的政治共同體。那我們基本上就順著安德森教授這樣子的一個歸類,來一點一點的來分析,到底什麼是台灣人,有就是台灣人的民族意識或是台灣意識。

班乃迪克.安德森提出了「想像的共同體」概念來解釋「民族」

班乃迪克.安德森提出了「想像的共同體」概念來解釋「民族」

台灣意識是由一群人「想像」出的「真實」存在

第一點想像來的,咦?台灣是想像來的,所以是假的嗎?莫急莫慌莫害怕,雖然說是想出來的,可是,也不一定是假的嗎,因為當你想出來他就是真的了

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其實你已經有想像出一群台灣人了。你覺得你跟他們有關聯,而且分享共同的事物。但重點是,WHY?為什麼你會覺得除了你身邊真的認識的人以外。你會覺得有一群跟你分享一些相同東西的台灣人存在呢?

當臺灣還只有原住民的時候,那大部份的人會認為,生活在同一個部落的是我們,其他人就是你們或是他們。到了清國統治臺灣的時候,大部分的漢人也多半會覺得自己是漳州人啊、泉州人啊、潮州人啊,然後打來打去、打來打去、打來打去,完全沒有臺灣人的概念,那到底這概念什麼時候出現呢?

這就要說到日本人來到臺灣的時候,1895年,一個強大的日本這樣的統治民族,因為一紙條約來到臺灣這個島嶼。那島上各個族群的人啊,被這個強大的敵人被迫逼著要團結在一起,開始覺得…臺灣是臺灣的臺灣。

沒錯,臺灣人的共同想像就這樣出現了!登登,雖然到了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時候,這樣子一個認同被更大的所謂的一個中國認同所取代,可是隨著民主自由的風氣慢慢散布開來,台灣人這樣子一個共同想像也慢慢普及,你看這樣一個研究圖表,你就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演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這樣的的概念、這樣的人數是持續在攀升的。

台灣意識是由一群人「想像」出的「真實」存在

台灣意識是由一群人「想像」出的「真實」存在

台灣意識的範圍是「有限的」

第二點,臺灣人是有限的,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例如:你不會覺得愛斯基摩人他會是臺灣人,所以你會發現臺灣人這樣的概念絕對不會擴張到全地球,不過,它雖然是有限,但它的邊界往往也是模糊的。

其實在一開始已經有和大家提到,我們刻板印象上,非常非常多認為是台灣人所應該具備的條件它往往不會完完全全成立。像是林書豪,他是臺灣人,但是,理由是什麼?像來臺灣的外籍配偶,他是臺灣人?理由又是什麼?

以此類推,你就會發現,很多你認定的臺灣人的理念,它滿足的條件往往不盡相同,即使是兩個完完全全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隨著他們不同的作為,也有可能你會覺得一個是臺灣人,另外一個不是。

一個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一個認為不是...

一個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一個認為不是…

台灣意識是建立在「有主權」的基礎上

第三點有主權,安德森認為一個民族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自由的,而自由的最大象徵就是一個主權國家。完了完了,這就是一個臺灣人民族意識裡面最困惑的地方、也是一般的台灣人打算直接放棄,完全不想想清楚的一件事情。

因為複雜到爆炸的歷史脈絡,臺灣其實現在有一個具備所有國家條件的政權存在。有人民、有領土、有政府、有主權,學過公民課的孩子都會知道國家組成的四大要素,應該很少人會覺得自己不是被一個「國家」所統治。

不過,這個國家也非常的奇怪,除了台灣之外,他還宣稱自己擁有西藏跟蒙古,而且在中央層級裡面還有一個蒙藏委員會來處理相關事務(OS:見鬼了)。

而當你放諸世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會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當你不想承認的時候…就會有人承認你的主權地位(如:ISIS組織)

如果一個想像的共同體需要一個主權國家,但統治臺灣的這個國家卻不能滿足大家的想像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呢?這種焦慮就帶出了臺灣在政治光譜上的兩種路徑,統、獨。

一個訴求和中國統一,那符合現在國家的架構;另外一個就會希望說能夠獨立建國,重建一個屬於臺灣的政府。在這兩種極端的路線之外,也有一些中間路線。像是李登輝提出的第二共和,就是希望用修改憲法的方式,讓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直接變成屬於臺灣的政府。

那非常非常多的主張,那也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的。那大家吵吵鬧鬧亂七八糟的結果,無非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主張、自己的的方式來解決台灣的主權問題,不過這也讓一般般的臺灣人覺得:哇!政治好亂喔,完全地漠不關心、不聞不問。

台灣人會懼怕討論「統」「獨」問題

台灣人會懼怕討論「統」「獨」問題

台灣是一個「共同體」

第四點,臺灣是一個共同體,在台灣,你有相同的民主環境,大家一起當689,一起選總統。台灣有同樣的教育體制,那一起升學、長大,在台灣你可以看到同樣的報紙、雜誌、電視台。這樣一個休戚與共的環境,很容易就型塑了台灣人的共同體,這樣一個概念,而在這共同體當中,大家就很自然而然覺得,我們應該要互相友愛、互相幫助,所以當台南發生地震的時候,整個台灣人的心都糾結在一起,大家都覺得好像應該要出錢出力,一起幫忙震災。

但這個互相友愛的共同體,還有一個奇妙的地方,就是大家還是會對共同體內,一部分的人懷抱歧視,甚至是迫害,這些人對於共同體的想像往往非常地狹隘,再嚴重一點點,甚至會覺得一定要滿足一些特定的條件,例如說:血統之類的條件,才能夠成為共同體的人,但這樣其實非常非常容易淪為種族主義的泥淖當中,像是:納粹德國,或是美國3K黨其實都是如此,我們看看台灣原住民現在的生活、我們看看新住民的處境,你就會覺得說「台灣到底在衝三小」

四、結論:對於台灣的想像,應有更大的包容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什麼是臺灣人呢?這涉及到你自己的認同跟想像,而認同是你自己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強加認同到別人身上。但你必須要認清你想的臺灣人跟別人想的臺灣人那落差可能會非常地大。那諸如像中國人、華人等等的概念其實也都是如此。

所以,沒事的時候不妨想想,你在捷運上、公車上、馬路上看到各式各樣不同人當中,他們長得跟你非常不一樣,難道,他們就不是臺灣人嗎?

你想像中的臺灣人到底又能夠有多大的包容度呢?

你想像中的臺灣人到底又能夠有多大的包容度呢?

你想像中的臺灣人到底又能夠有多大的包容度呢?

影片連結:

《台灣人是三小?上集》
《台灣人是三小?下集》